欢迎访问沈阳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市供销社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总结
来源:理事会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5-22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市供销社把做好建议提案工作作为本单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沟通,按时办复,圆满完成了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实现按时办复率和满意度均达100%。现将我单位办理建议提案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我单位共办理3件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协办件。1件人大建议,2件政协提案《关于稳固粮食安全保障的建议》《关于促进我市农产品流通的提案》《关于加快推进建设沈阳城市品牌赋能中心的提案》,均已按时保质办复办结。《市供销社关于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七届二次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第0056号)的协办意见》《市供销社关于沈阳市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六届二次会议政协提案、批评和意见(第417号)的协办意见》《市供销社关于沈阳市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六届二次会议政协提案、批评和意见(第201号)的协办意见》3份协办意见等相关材料均按时保质报送至主办单位、市政府协同办公系统建议提案模块。

二、主要做法 

   (一)强化领导,落实办理责任。市供销社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对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责任领导、承办处室、责任人和办结时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落实,确保了办理质量和效果。党组高度重视,将建议办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迅速安排部署,确定由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徐强牵头抓总,理事会副主任林福国带领合作指导处、合作金融处,党组成员、监事会主任张迎春带领经济发展处,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李雪带领理事会办公室、农产品现代流通处负责具体办理工作。

(二)紧扣实际,助力乡村振兴

1.落实“四个到位”,狠抓落实保春耕。一是机制“到位”。组建农资保供工作专班,以县域为主体开展周调度,强化市县两级农资经营主体联动,建立“点对点”保供和应急配送机制,抓好农资区域性调剂调运,持续跟踪、动态掌握全市农资市场情况,力保春耕期间农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二是货源“到位”。与辽宁省农资公司及新洋丰公司签订农资保供合作协议,保障货源充足。截至3月中旬,已备实化肥17.74万吨,农药446吨。预计春耕期间供应化肥21万吨,约占全市需求量的50%;供应农药1440吨,约占全市需求量的70%。三是供应“到位”。通过系统245家终端农资服务网点采取联营、直销等方式扩大销售,加大对系统内农资经营主体监管力度,维护农资市场稳定。推进社有企业与基层供销社共建共享,新拓展8家基层社开展农资业务,并在苏家屯区林盛供销合作社打造“党建引领、四社共建”的村社共建新模式。四是服务“到位”。扩大有机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供应,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产品定制”等精准化服务。拓展种子销售业务,推进种、肥、药一体化经营,计划销售112.5吨种子已全部下摆到基层网点;组织开展6场农技培训,并在新民市建设“科技小院”,开展“零费用、零时差、零距离、零门槛”的技术服务。

2.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助推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近年来,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紧紧牵住“人才振兴”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供销社自身优势和职能作用,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农业技术培训,为我市培养了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和致富带头人,为加快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22年,市供销社组织开展了3期沈阳市农民经纪人暨合作经济组织培训班,对全市8个涉农区、县(市)的农民经纪人、基层供销社,农产品流通服务组织负责人和成员、驻村第一书记集中开展培训2天,培训300人次。培训结合农民经纪人实际需求和网络直播带货等当下热点,科学设计培训课程。邀请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和电商实操专家,围绕农产品品牌培育、农村电商、农业相关法律等方面进行授课。通过开展培训,有效提升农民经纪人整体素质,推动全市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强化其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3.疫情期间全力保供稳价,保障农产品流通成效显著。一是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全力落实市委“悉心保障到位”的重要部署,组织协调系统内开放办社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增加经营性储备,确保米面粮油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供应不断档、不脱销、不大幅涨价,累计向市场供应重要生活物资15.05万吨。组建供销抗疫保供“突击队”,带领社有企业推行“线上+线下”双线作战的应急保供模式,依托“麻溜买菜”“麻溜优选”电商平台和65个供销平价菜专柜,以低于市场10%—20%的价格为封闭管理区及周边群众供应平价菜,努力做到按需启动、应保尽保、需保必保,累计为500余个封闭管理小区及周边居民区供应平价菜1088吨、平价蛋237吨。向浑南、沈北和苏家屯防疫志愿者和环卫工人等群体赠送“爱心蔬菜包”11000份,向全市封闭管理区低保户赠送生活物资816份。二是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在“合合通”平台上增设“急售发布”和“需求大厅”模块,促成地产农产品实现产销精准对接,撮合交易量达115万斤。协调系统内企业在新民、辽中等生产基地,采购农副产品1543万斤。于洪、苏家屯、辽中基层社帮助本地销售滞销农产品100余万斤。

4.推动城乡互联,供销电商助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一是建设升级县域电商运营中心。以法库县域电商运营中心为基础,结合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推进工业品下行物流体系建设,在法库已招募国字菜篮子、圆通、韵达等10余家大型电商及快递企业入驻新供销数字电商产业园。依托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数字供销产业园,在沈北建设县域电商产业园,清洁蛋品、“麻溜买菜”社区团购分拣中心等项目入驻园区。二是培育浓厚电商发展氛围。举办沈阳市首届数字消费生活节暨“麻溜买菜”杯乡村振兴电商大赛,整合供应链产品492种,368人参赛,实现销售额4850万元。三是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制定《沈阳市供销社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以盛京厚稻、秋实惠语品牌开发大米、玉米等8个系列29种自主产品。

5.积极创新创造,数字供销平台不断优化。优化升级“合合通”——数字供销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业务功能,完成手机APP开发测试并启动3.0版开发建设工作。与建行辽宁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争取1300万元为平台升级研发提供资金保障。改造升级“合合通”平台构建数字供销“一中心、两支撑、三平台”底座,汇集政府端、市场端和供销端的数据信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和金融信贷等环节,提供全过程的智能化、可视化、动态化服务。

6.持续着力推进,助力农产品公用品牌打造。制定《沈阳市供销社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以盛京厚稻、金秋实品牌开发大米、鸡蛋等8个系列29种自主产品。一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探索以鸡蛋为主要原料的精深加工食品,推出无抗富硒鸡蛋、叶黄素鸡蛋礼盒等多品类产品,并对“金秋实”鸡蛋品牌和“盛京厚稻”品牌创建背景及开展品牌培育、运营、管理等品牌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向全国供销总社报送典型案例,通过品牌培育,进一步提升了品牌价值,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二是着力推进“溯源中国沈阳农业品牌赋能行动”。大力培育“盛京厚稻”公用品牌,积极对接中粮米业、益海嘉里公司,深入探讨产品定位、原粮选择、产品溯源、供应链建设及品牌推广等,形成了《“盛京厚稻”品牌大米培育推广方案》。目前,市供销社正在推进苏家屯区、于洪区、新民市等地区以及相关可溯源的种植基地与中粮米业(沈阳)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开展天隆619种植、收购协议签订等工作。拟以天隆619为原粮开发中高端产品,助力沈阳大米进入高端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指导沈阳金秋实牧业有限公司完成“供销社的牛”品牌注册,通过“社区团购”等线上销售渠道,日均销售鲜奶300份,每份2.5斤。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紧扣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品牌化农产品流通体系

按照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工作部署,全面推进供销流通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努力构建品牌化、连锁化、数字化流通服务新格局,在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上发挥供销独特作用与优势。一是健全供销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优建强供销“麻溜买菜”(To C)“麻溜优选”(To B),升级完善沈北、辽中、新民、法库、康平县域电商产业园,带动全市57个供销电商镇、村可持续化良性运营。二是完善供销保供稳价体系。开发启用供销应急保供智慧指挥平台,在全市建立应急保供精准投放点(供销社区团购点)600个,探索在大型生鲜连锁超市设立供销专柜模式。在“酒严选”连锁店销售专供酒水和预制菜。三是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围绕大米、鸡蛋、鲜食玉米和预制菜,从政策指导、原料供应、产品研发、品牌设计、渠道建设、金融助力、产业招商等维度,创建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四是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特色农产品运营中心。以“合合通”平台为驱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特色农产品运营中心”,打造沈阳常驻外埠永不落幕的农产品展销会。

(二)围绕数字沈阳建设,打造智慧化数字供销体系

升级完善、运营维护“合合通”——数字供销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一中心、两支撑、三平台”的数字供销底座,形成集服务数据、交易数据、管理数据于一体的大数据中心,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供销系统工作实现数字化转型。一是以“数字化+综合服务”,提升平台服务效能。打造集“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具有一点多能、一网多用、一网通办、双向流通的数字供销综合服务体系,一站式解决涉农主体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找资金、办保险、领补贴等关切问题。二是以“平台共享+产业共链”,促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供销一体化发展。以“合合通”在沈阳的应用模式为样板,面向“都市圈”其他城市拓展平台各大服务功能,成立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数字供销发展联盟,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数据要素大规模集聚、供销产业一体化发展。以鞍山、铁岭为试点,启动“合合通”平台推广工作。

(三)开展农资保供,为惠农政策落实落地提供保障

市供销社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承担我市化肥、农药储备供应任务,以社属农资企业为主体通过市场化的行为开展储备经营,储备能力化肥约2万吨、农药约1000吨,并与省农资公司及湖北新洋丰公司建立了长效保供合作机制,保障货源供应。2023年,社属农资企业将与中农种业和东亚富友种业开展合作,试点开展种子经营业务,推进种、肥、药一体化经营,在保障全市春耕生产、稳定价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市春耕生产等重要节点,市供销社将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全力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农资保供任务,为各项惠农政策落实落地提供保障。

(四)优化业务模式,拓展涉农普惠金融服务领域

2023年,将加强与各大金融机构的沟通对接,深化交流合作,发挥供销企业核心带动作用,不断挖掘目标客户需求,总结和优化业务模式,创新思路推进涉农普惠金融服务,为涉农企业、合作社和广大农户拓展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

(五)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水平

市供销社继续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根本落脚点,进一步加大农民经纪人培训力度,提升全市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水平。计划开展农民经纪人培训班3期,培训300人次,将农民经纪人培训办出特色、办出实效、为沈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沈阳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3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