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工作

沈阳市供销社下属企业供销快线农村电商综合改革典型经验总结
来源:供销快线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2-06


一、基本情况

开展农村电商的目的主要有三个。第一是促进农产品网上交易。第二是农业信息化,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销售、运输等过程中信息的获取跟全球的市场同步对接,在农业产业中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在农产品包装和运销过程中逐步实现品牌化、国际化,并且有效降低和规避市场风险。第三是促进农民网上消费。

依托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沈阳农村电子商务近几年发展迅速,正在成为促进农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推动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沈阳农村电商的发展态势良好,开展农村电商打破了市场交易的时空限制,使得生产经营有的放矢,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方便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加速了信息的流通,同时扩展了销售范围,最终创新了农产品营销新模式。

二、主要做法

打造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

1)产品服务下行进村模式

产业园依托市社强大的资源支持与社会影响力,将整合上百万中优质商品资源直接输送到农村,并为上下游企业以及专业合作社等提供金融技术等多方面支持,让农民分享互联网的好处。

2)农特产品上行进城模式

村民、体验店、专业合作社可以把农产品、生产信息、劳动力等在供销快线、供销e家、供销e通、供销e批等多平台上进行商业化对接、实现增产创收。

3)供销电商产业园七大业务模块:

①村级物流

以供销快线为主体,整合多方资源搭建一体化平台,在县域公司下设置若干分拣中心,完成分拣配送任务。同时对物流车辆与产品物流费用进行补贴,合力建成沈阳“最后一公里”的农村物流网络,占领沈阳末端物流网络与零售网络,成为沈阳农村消费市场的管道,然后通过规模化的方式,实现物流盈利。

②供销大集

将农村线下赶集引入网上,利用供销快线、供销e家、供销e通、供销e批等多平台组织协调资源,集中收发货、集中订单、降低物流成本、减少中间环节、制造波峰销售,更多让利给老百姓。

③供销特色馆

服务各县域名优特产、以县域为基础,打造精品、树立品牌。县中心自主招商、独立运营、借助供销快线大平台的资源渠道,数据优势把名优特产、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走出去。是互联网+时代下对县域经济、历史、品牌的重新塑造,目标是打造县域新名片。

④供销电商孵化中心

在沈阳市区及周边县域打造电商孵化中心,具有专业资质,享有人员、技术、资金等支持。承载着供销快线自身人才培训输出工作、县级服务中心与村级服务站的运营指导工作以及县级服务中心培训工作开展的指导辅助;依托县级中心,利用供销快线渠道资源,孵化农村创业、专业合作社等,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助推县域转型。

⑤供销快线金融平台

依托市社直属企业的良好征信,结合供销快线独特的终端通道,重新定义独有的(生产、销售、物流、消费一体化)供销快线供应链体系,把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纳入供应链金融系统中,从而完成体系互助、信用担保、共享征信的金融服务体系。

⑥供销农资平台

与供销集团合作,并通过引进供销e家等国内大型农资平台,开展农资流通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农资服务、农技服务、供应链金融一体化经营,解决农村农资不合格、农技知识少、购买资金少而被迫购买来路不明的劣质产品,导致产量降低、收入减少的问题。

⑦互联网新农业

结合各县政策、资金、及土地情况,以电商化企业、规模化土地、市场化产品、标准化流程,信息化管理的方式打造具有集约性、示范性、带动性、体验性的庄园式新农业,完成农业产业升级与融合,实现农业增产创收。

三、主要成效

在市供销社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供销快线构建沈阳农村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已小有成效。截至目前,已在沈阳市区、康平、新民建设三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区,70余基层服务网点,年商品流通能力达到3亿吨,日配送量达4000吨,解决沈阳及周边500余万人口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带动周边近百名群众就业。

四、经验总结

供销快线借着全国供销系统深化改革、农村电商深入发展的东风,积极创新业务模式,大力布局县级电商管理中心、物流分拣中心、村级体验店等业务网络,充分利用政府资源、资金资源以及供销社传统网络资源、农资资源、仓储资源,打造沈阳农村电商第一品牌,带领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县域产品品牌塑造,农村、农民增收致富。

依托供销合作社60多年的积累,作为供销体系电商平台,供销快线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供销社综合性改革、推动农村电商线上线下融合中始终发挥着引领作用。供销快线将深入拓展业务,创新经营模式,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强化为农服务功能,构建互联互通的供销生态圈。